事件:7 月28 日,人民银行发布2023 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3 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5.7 万亿,同比多增2 万亿;截至2Q 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1.3%,较1Q 末下降0.5pct。
2Q 基础设施、制造业、绿色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贷款维持高增23Q2,金融机构对公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1Q 末下降0.8pct 至13.5%。2Q 新增对公贷款3.8 万亿,同比少增0.5 万亿,新增规模占全部新增贷款的75%。其中,对公中长期贷款新增3 万亿,同比多增0.8 万亿;短贷及票据贴现新增0.8 万亿,同比少增1.3 万亿。2Q 对公贷款增速放缓,主要受短贷及票据拖累,中长贷投放仍保持较大强度,信贷结构边际改善。分行业看:
① 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速维持在40%以上高位。23H1 新增制造业贷款规模为3.5万亿,同比多增0.2 万亿;新增规模占全部新增对公贷款的27.2%,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1.3pct;2 季度单季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0.9 万亿,同比多增0.2 万亿,新增规模占新增对公中长贷的28.1%,占比较1Q 末提升8.5pct;23Q2 末,制造业中长贷余额同比增速较1Q 末微降0.9pct 至40.3%。
【资料图】
② 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至15.8%。23Q2 末,基础设施中长贷余额同比增速较1Q 末提升0.6pct 至15.8%。2Q 新增基础设施中长贷规模为1.1 万亿,同比多增0.3 万亿;新增规模占全部新增对公中长贷的36%,占比较23Q1、22Q2 分别提升3.5、2.5pct。另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看,2023 年上半年基础设施贷款同比多增1.05 万亿,贡献了对公贷款81%的同比多增规模。
当前经济内生动力仍然偏弱,基建成为托举经济的重要抓手。后续看,专项债提速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可能成为进一步提振基建投资的驱动力,基建领域贷款有望维持高增。一方面,7 月24 日,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专项债发行加速有助拉动基建投资;另一方面,截至6 月末,去年批复的7399 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资金支付使用比例已超过7 成。政策性开发型金融工具尚有余量且仍有加量空间。
③ 绿色贷款增速稳于38%上方。23Q2 末,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1Q 末提升0.1pct 至38.4%。2Q 新增绿色贷款规模为2.1 万亿,同比多增0.6 万亿;新增规模占全部新增对公贷款的54%,较23Q1、22Q2 分别提升16.2、19.4pct;在行业分布上,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领域贷款新增占比分别为42.2%、33%、18%。
总体上,2Q 基础设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延续高景气度,狭义基建与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计占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的比重达到64%,较1Q 末大幅提升12pct,反映出信用活动依然较高依赖政策性驱动,在有效需求出现下降的压力下,信贷投放压力也有所抬升。后续仍需要政策加码“稳信贷”。与此同时,持续的“宽信用”也有助于经济的尽快恢复。尽管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延续下行态势,但降幅逐渐收窄,6 月末制造业投资增速较5 月末持平于6%;基建投资增速则是持续走高,由4 月末的9.8%升至6 月末的10.7%,6 月建筑业PMI 保持在55%以上的较高区间。随着“宽信用”对“稳投资”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效,实物工作量正逐步形成。
经营类贷款支撑居民信用扩张,早偿压力抬升拖累住房按揭负增长住户贷款主要靠经营贷拉动,消费类信贷扩张整体偏弱。23Q2,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1Q 末提升0.1pct 至6.1%。2Q 新增住户贷款规模为 1.1 万亿,同比多增0.2 万亿;新增住户规模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1.2%,较23Q1、22Q2 分别提升5.1、4pct。其中:
① 经营贷拉动居民端信用扩张提速。23Q2 末,住户经营贷贷款同比增速较1Q 末提升0.7pct 至19.5%。2Q 住户经营贷新增 0.9 万亿,同比多增0.3万亿;新增住户经营贷规模占新增住户贷款的83.5%,较23Q1、22Q2 分别提升2.2、12.7pct,经营贷仍为支撑居民信用扩张的主要抓手。
② 非房消费类信贷延续回暖态势。23Q2,非房消费类贷款同比增速较1Q 末提升1.4pct 至12.4%。2Q 非房消费类贷款新增 0.5 万亿,同比多增0.3万亿。2023 年1-6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8.2%,较2023 年1-3月、2022 年分别提升2.4、8.4pct,疫后消费复苏带动非房消费类贷款呈现较好増势。
③ 2Q 新发放住房贷款维持较大强度,但个人住房贷款出现负增长,早偿压力提升为主要拖累因素。23Q2,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1Q 末下降1pct 至-0.7%,自2004 年有统计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2Q 个人住房贷款减少3400 亿,同比少增3600 亿。根据央行披露数据,23Q1 住房贷款累计发放1.77 万亿,上半年累计发放3.5 万亿,则23Q2 住房贷款新发放规模在1.73 万亿左右。进一步结合23Q2 住房贷款净增规模计算,23Q2住房贷款还款规模在2.07 万亿左右,假设正常月供规模为2200 亿1,则2Q 月均早偿规模在4700 亿左右,较1Q 大幅提升45%。整体来看,尽管2Q 新发放住房贷款规模有所改善,但由于早偿压力进一步抬头,致使住房贷款再度陷入负增长。
当前阶段,囿于“借款人的收入或者其他资产的配置调整”等因素,对于较高成本的按揭贷款而言,短期内居民早偿压力仍较大。特别是6 月作为季末月部分银行可能对按揭早偿进行主动控制,进而将部分早偿压力延至7 月份释放,可能进一步对7 月按揭贷款增长形成压力。
房地产相关政策优化已箭在弦上。7 月24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市场共同关注的点在于未提“房住不炒”,而是明确指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7 月14日央行国新办发布会上该提法也有体现,邹澜司长提及“考虑到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过去在市场长期过热阶段陆续出台的政策存在边际优化空间,金融部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政策研究,更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政治局会议召开后,7 月27 日住建部随即召开企业座谈会,倪虹部长强调,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未来,从供需两侧看,我们认为相关政策均有优化空间。
(1) 从供给端:第一,虽然政治局会议未提及“保交楼”相关措辞,但我们认为在2021 年下半年以来,金融部门持续加大保交楼支持力度,未来政策性保交楼工具将仍可能加力。第二,政策着重强调了“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特别是对城中村改造做出了具体部署,我们相信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域相关贷款也有发力空间。第三,从风险形势看,当前房地产企业由于经营性现金流压力加大,“防暴雷”仍是下一阶段政策重点关注的领域,稳定市场预期,防止风险扩散可能需要对典型房企进行定点帮扶。
(2) 从需求端:政治局定调“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未来将必然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而提出“因城施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更好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我们相信前期房地产市场过热阶段所施加的限制性政策将陆续退出,这可能包括一二线城市政策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于“刚改”群体,政策优化空间较大。这可能有助于有助提振地产销售回暖,拉动新发放按揭贷款规模回升。
风险提示:
1、疫后复苏形势或房地产融资恢复不及预期,可能拖累银行基本面;2、短期内弱资质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释放仍将是重要变量。
关键词: